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

廣島、福島、第五福龍丸號:哥吉拉真的只是怪獸嗎?


2011年3月11日,日本宮城縣東方外海發生地震規模9.0的地震,引起了大海嘯,不只侵襲沿海地區,也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心融毀、輻射釋放等災難事件,是1986年車諾比核災以後世界最嚴重的核能災害。

日本可以說是全世界承受最多放射線傷害的國家了,往前推約70年,1945年美軍分別在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,核爆瞬間造成十萬多人死亡,而後續的影響,包括1,900名被證實和核爆輻射有直接關聯的癌症死者,以及爆炸後六到八年內,白血病患者比例上升。

除了生理疾病的威脅外,原爆在日本國民心理更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痛;自原爆中生還、或者原爆後曾進入廣島、長崎地區的人被稱作被爆者 (ひばくしゃ/Hibakusha),被爆者在往後數年間承受著社會大眾的猜忌與恐懼,因為害怕他們可能會將輻射線『傳染』給別人;1988年由今村昌平執導的電影《黑雨》,便是描述當時在廣島探望親戚的矢須子,因被暴者的身份遭遇的歧視及婚姻問題。



 
圖:《黑雨》電影海報 

對核子輻射的陰霾就此根植於國民心中,1954年,美軍於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,然而放射線強度卻超乎預期,造成當時在附近安全海域捕撈的漁船──第五福龍丸號暴露在輻射落塵下,半年後船員久保山愛吉死於急性放射能症,此事再度點燃國民對核能的恐懼,引發日本國內激烈的反核抗議。


圖:美軍水下氫彈試爆時的蕈狀雲,行動代號Castle Bravo


圖:第五福龍丸號事件的報紙報導

 雖然最後以兩百萬美金的補償金結束日方的追究,但第五福龍丸號事件並沒有就此結束,除了畫家岡本太郎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大型壁畫──明日的神話外,1954年11月3號,由本多豬四郎與『特攝之父』圓谷英二合作的電影《哥吉拉》ゴジラ以水爆大怪獸之姿登上大螢幕,並成為日後名聞遐邇的怪獸之王。

 
圖:明日的神話 (部份)

綜觀哥吉拉至今60年的歷史,雖然在昭和晚期一度成為兒童取向的喜劇片,但大抵上世人對怪獸之王的集合記憶,便是核能大怪獸與『破壞神』的身份,這似乎也象徵著日本蒙受的劫難。

在1954年的電影中,時空背景當時正在戰後復甦,期待再度與歐美列強並肩的日本,然而美軍的氫彈試爆卻喚醒了潛沉沉海底的太古恐龍,這頭在大戶島民間傳說中稱為『哥吉拉』的怪獸數天後在品川上岸,突破自衛隊的防衛往進入東京。

曾經遭受盟軍轟炸的毀滅景象再度浮日本國民眼前,哥吉拉強襲東京,建築、電車無不遭到踐踏毀壞,短暫復甦的首都在大怪獸的蹂躪下再度成為一片斷垣殘壁。

除了勾起戰火與核能的意象,劇中開發出『氧氣破壞裝置』擊殺哥吉拉的芹澤博士,就如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(Robert Oppenheimer)一樣,愧咎於自己的發明只能做於殺戮用途,並在最後選擇結束生命,防止相關資料流傳於世。

似乎就是這份太平洋戰爭的連帶感,才讓哥吉拉的初登場在日人心中留下無可抹滅的形象,此後以哥吉拉或者其他怪獸為主角的電影合計超過40部,觀影人次達9900萬;這些在美國電影中只能充當恐怖吃人怪物的B級片題材,反倒成為日本電影界的主力,並在大和民族心中代表著各式各樣的天災與自然之力。

日本地處四個板塊的交接處,因此火山及地震活動皆十分活躍,如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、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,以及引發福島核災的東日本大地震,火山活動則有1986年的伊豆大島三原山爆發,而今年2月初的櫻島火山爆發與3月初的御嶽山爆發,亦引起日本學者嚴密觀察,認為未來恐怕會出現足以威脅整個本島的大規模火山活動。

回到怪獸電影,1984年到1995年的平成系列中,哥吉拉多次從火山中出場,如1984年版的《哥吉拉》中,哥吉拉便是從位於伊豆諸島南端的虛構島嶼,大黑島的火山中出現,最後亦消失三原山火山口。

1989年的《哥吉拉對碧奧蘭蒂》(台譯:大恐龍)片頭,潛伏於三原山火山的哥吉拉再度展開活動,造成關東地區大地震,死傷無數;到了1992年的《哥吉拉對摩斯拉》(台譯:蝶龍摩斯拉),哥吉拉於富士火山中伴隨著閃電登場的畫面,至今仍是特攝界的經典場面;2003年《哥吉拉對機械哥吉拉》中,哥吉拉隨著颱風登上房總半島,被劇中形容為『移動的天災』。



圖:1989《哥吉拉對碧奧蘭蒂》,哥吉拉於三原山火山現身


圖:1992《哥吉拉對摩斯拉》,哥吉拉於富士山火山現身

除了核能與天災外,怪獸們也代表著日本社會的各種危害與恐懼,如1971年登場的怪獸黑多拉是外星生物與地球工業汙染物的結合,1989年的人心樹獸──碧奧蘭蒂則為生物科技的產物,1995年的『毀滅者』帝斯托龍亞,則是遠古微生物在缺氧水質中異變而成的怪獸。



圖:黑多拉(台譯泥獸)為外星微生物與工業汙染物結合而成的怪獸,會噴吐硫酸等腐蝕性的物質

 
圖:碧奧蘭蒂(台譯人心樹獸)為哥吉拉細胞、人類細胞與沙漠玫瑰結合後的產物


圖:帝斯托龍亞,是上古微生物於水中氧氣遭到破壞的環境下突變成的怪獸,此為數十隻幼體集合而成的完全體

2002年,擅長在特攝片中融入奇幻題材的導演金子修介執導了《大怪獸總進擊》,哥吉拉在近五十年核能、天災的標籤下,再度回到戰爭惡夢的形象;劇中的哥吉拉,是由太平洋戰爭死者的怨念集合而成,並要向日本復仇。

 
圖:2002年《大怪獸總進擊》電影海報,此劇中哥吉拉為沒有瞳孔的特殊造型,漢字也被改寫為『吳爾羅』

作為民族集體恐懼與創傷的象徵,似乎只有日本才能將哥吉拉詮釋完整,1998年好萊塢買下版權拍攝的《酷斯拉》,不僅外表大幅更動,更將酷斯拉簡化為核能突變的凶暴怪獸,意圖仿製侏儸紀公園的作法更讓東寶公司大為憤怒。

2014年再度重出的美國哥吉拉,雖在特效上大幅領先,但卻將主軸轉到人類身上,而模糊了怪獸片的焦點,此外不管是破壞神、核能、還是移動天災的意涵,都被稀釋淡化,哥吉拉反而變成保護人類的打手,如此錯置的概念,亦引發了正反兩極的批評。

2015年4月,東寶公司宣布要開始『新世紀哥吉拉』的拍攝,並由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的導演庵野秀明執導,預計於2016年7月29日上映;庵野命名的片名:シン (Shin)也以來外界『真』、『神』、『新』的猜測,並好奇這位故事充滿哲學意涵的導演,會呈現出如何的哥吉拉。

而更令人在意的是,哥吉拉作為二戰陰影與原爆創傷的產物,在日本時隔70年、再度遭逢輻射危機後,是否會延續過往的恐懼形象?福島核災對日人造成的心理傷痛,是否會再次反映在劇中?



圖:新世紀哥吉拉電影海報

東日本大地震迄今已經過五年光陰,災後五年,恰巧是一個檢視重建計畫的時間,然而即使過了一千八百多個日子,平均輻射量依然難以下降,其中大熊、浪江、雙葉三個町區更因輻射量幾乎沒有下降,被劃為『歸還困難地區』。


圖:浪江駅,浪江至富岡的路線至今仍無法確定復駛時間

而其他的町區,雖然土壤更新與除汙作業已逐漸完成,但仍面對人口外流的問題,有近七成離鄉避難的居民表示不願再回去,除了對輻射存留的健康疑慮外,也擔心若回到福島後,會像當年的被爆者一樣面臨社會大眾的歧視;來自福島與鄰近地區的農產品,亦在國外受到各種進口限制。

突然的災害造成了難以忽視的心靈創傷,福島、宮城、岩手三縣五年來孤獨死的人數將近200人,亦使安倍政府再度提倡,災區重建要以心理的支持、治癒為重點。

作為福島事件後,首度由日人執導的哥吉拉電影,新哥吉拉是否會掌握這次的話語權,詮釋新世紀對核能的態度?作為國民集體恐懼與創傷的載體,怪獸之王於此的象徵意義,值得好好關注。


參考資料 & 延伸閱讀:
遺恨福島 日本核災難復原
遺忘不了的那天:東日本大震災五週年
311日本核事故五週年:你敢吃來自福島的食品嗎?
哥吉拉線上
哥吉拉真的反核嗎?
「原來深海中的怪物已經長這麼大了」我們用核彈喚醒哥吉拉,再以保護地球的名義研發更毀滅性的武器
日研究:百年內火山恐大爆發 摧毀日本
放射線研究協會白血病統計資料
經典回顧 今村昌平: 黒い雨 (1989)
《一本書讀懂哥吉拉》,小野俊太郎著,時報出版


本文亦發表於United Issue網頁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最新文章

那座太空人大戰暴龍的峽谷,將要變成垃圾場

本來協議暫緩停工的月世界,台南社區大學前幾天的空拍圖中,卻發現已有怪手進駐開挖。(取自陳永和臉書) 在很小、很小,大概是還沒上學的時候,因為家裡父母雙薪 ,那段時間,我都是給阿公、阿嬤帶大的。 阿公阿嬤算是水果的盤商,每週幾次去台南、嘉義等產地, 一口氣至少就載個2...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