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

《震盪效應》典型的美國神話

震盪效應 Concussion

 Peter Landesman 執導

 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主演

Cantillon Company 出品


我想這是很典型的美國電影。

不是說這是部特效滿滿、笑點亂噴的爽片,而是這種『具有良知的主角挺身對抗大財閥皆露真相』的電影,配上皆大歡喜的結局,實在充滿美式風味,幾乎可以在結局時看到星條旗在威爾‧史密斯背後飛舞。

《震盪效應》改編自真實事件,2002年,美式足球隊──匹茲堡鋼人隊的傳奇中鋒鋼鐵麥克(Iron Mike)被發現於車中猝死,法醫班奈特‧歐瑪路(Bennet Omalu)負責Mike的解剖報告,而在過程中他的腦部有不自然病變,最終觀察出美式足球球反覆撞擊頭部的動作,會引起慢性創傷腦病CTE。

在神經學家德科斯基(Steven DeKosky)及前鋼人隊隊醫(Julian Bailes)的幫助下,歐瑪路將這份研究報告於醫學期刊上發表,並希望美國足球聯盟NFL 承認此份研究,然而面對這樣負面的報導,聯盟不只不予承認,甚至動用背後龐大的勢力意圖要歐瑪路噤聲,並公開承認自己所做的研究有誤......


我想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種美利堅精神的化身吧。

美國在大眾的想像裡一直是代表自由的國度,也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以自由民主為傲的國家,就像歷久不衰的美國夢一般,這塊大陸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,在此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,也沒有人有權剝奪他人的自由。

但無奈,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(這句話大概只有中國跟俄羅斯會有意見),有無數龐大的財閥怪獸,牠們在這塊土地上汲取了能量,最後在權力與金錢的頂點腐敗,成為美國神話中的典型──由自由的人民來擊倒權力巨獸。

班奈特‧歐瑪路是奈及利亞移民,而他的對手則是勢力龐大、政商關係良好的美國足球聯盟,這樣戲劇化的巧合令我感到有趣──作為一個外籍移民,他要對付的幾乎等同整個美式足球界,他們歷史悠久,幾乎是美式文化的縮影,也是世界上最巨大的體育組織之一,這點光從每年超級盃盛大的表演跟廣告潮便可窺出端倪。

這當中有許多的文化衝突可以琢磨,而《震盪效應》也忠實呈現了足球聯盟不擇手段的強硬作風,歐馬路被跟監、家人受到威脅,甚至一度因被迫離職而無法待在美國。

但這些衝突看似刺激,在電影中呈現的卻非是如此;《震盪效應》並不是一部高娛樂性的電影,相反地,是以接近紀實傳記的平淡步調進行故事,而不只片中的色調偏陰暗,在配樂、音效的使用上亦是低沉。

這是部需要一點耐心的電影,但有其低調的精采,威爾‧史密斯挑戰歐瑪路醫生的角色,一反過去《MIB》系列中的幽默形象,片中的歐瑪路醫生笑得很少,他備受壓迫卻堅守信念,可眼神中依然帶著擔憂。

最終經歷了多年奮戰,歐瑪路終於勝利了,自由精神再次擊倒了權力惡獸,美國足球聯盟也在2015年組成專家團隊,要正視CTE的問題。

從整體來看,《震盪效應》雖然缺乏了吸睛的高潮橋段,但細膩十足,甚至可以說是細膩得太過平淡,讓人缺乏記憶點;我只能說我欣賞這部片,然而要真說喜歡的話,還是差了一大截距離。


延伸閱讀:
2009年揭露歐瑪路故事的報導,刊登於GQ雜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最新文章

那座太空人大戰暴龍的峽谷,將要變成垃圾場

本來協議暫緩停工的月世界,台南社區大學前幾天的空拍圖中,卻發現已有怪手進駐開挖。(取自陳永和臉書) 在很小、很小,大概是還沒上學的時候,因為家裡父母雙薪 ,那段時間,我都是給阿公、阿嬤帶大的。 阿公阿嬤算是水果的盤商,每週幾次去台南、嘉義等產地, 一口氣至少就載個2...

熱門文章